充盈中国的餐桌丰富世界的厨房你碗里的颜色山东都有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8日讯民以食为天。源自山东的食品不仅充盈了中国人的餐桌,更丰富着世界的厨房。从日本、韩国到欧洲、北美……它们打着“中国”“山东”标签,漂洋过海,出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吊足各国美食爱好者的胃口。2月2日,山东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全力打造沿黄“齐鲁粮仓”,抓好“菜篮子”“果盘子”“鱼篓子”,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更给山东农业发展打上了一针强心剂。
“烟台苹果莱阳梨,潍县出了萝卜皮,济南的地瓜甜如蜜,章丘大葱明水米,乐陵小枣脆又甜,肥城大桃甜又甜……”作为农业大省的山东物产到底有多丰富?这段顺口溜只是冰山一角。山东位于北纬37°黄金纬度线上,是唯一沿黄又沿海的省份,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多样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正因为这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山东省一跃成为全国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鱼篓子”。
“米袋子”——总产达5543.8万吨!2022年的“中国饭碗”1/12装的是山东粮
![]()
在“端牢中国饭碗”这件事上,“山东粮”始终是主力军。
2022年12月12日,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发布《国家统计局关于2022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
数据显示,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调查:
202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8332千公顷(177498万亩),比2021年增加701千公顷(1052万亩),增长0.6%。
其中,山东省粮食播种面积8372.2千公顷,约占全国的1/14。
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802公斤/公顷(387公斤/亩),比2021年减少3.3公斤/公顷(0.2公斤/亩),下降0.1%。其中,山东省粮食单位面积产量6621.6公斤/公顷,高于全国。
全国粮食总产量68653万吨(13731亿斤),比2021年增加368万吨(74亿斤),增长0.5%。其中谷物产量63324万吨(12665亿斤),比2021年增加49万吨(10亿斤)。
其中,山东粮食总产量5543.8万吨,约占全国1/12。
“菜篮子”——科技赋能,山东蔬菜端上了世界餐桌
![]()
世界蔬菜看中国,中国蔬菜看山东。
蔬菜产业在山东省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山东省蔬菜产业的面积、产量、产值、商品量等主要指标便常年位居全国前列,其中,产量指标连续20年稳居全国第一,其蔬菜商品规格、加工出口等各个方面也都处于全国的领先位置,是全国蔬菜种植大省,也是生产及供应大省。全省共有200余种蔬菜,品种多达3000个,主要的种植产物包含大蒜、辣椒、白菜、黄瓜等各类蔬菜。因蔬菜种植历史悠久,品种资源多样,也被誉为“世界三大菜园”之一。其北部沿海的寿光市是全国最大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蔬菜之乡”和“中国一号菜园子”,产品销往国内300多个大中城市和美国、日本等27个国家。
产量遥遥领先,作为农业“核心”的种子更不能落下,在山东有这样一批科研团队,他们开辟远缘杂交育种新思路,让大白菜实现“择偶”自由。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一项来自山东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阻碍十字花科蔬菜远缘杂交的生殖隔离,被山东农业大学段巧红教授团队打破。他们成功获得大白菜的种间、属间远缘杂交胚,让大白菜获得了“择偶”自由。
十字花科蔬菜是我国栽培最广泛、食用量最多的蔬菜,种植面积约占蔬菜总面积的25%。餐桌上常见的大白菜、甘蓝、芥菜、萝卜等蔬菜,均属十字花科。培育更加优质的十字花科蔬菜品种,事关“菜篮子”安稳,意义重大。
远缘杂交育种是种质创新的重要途径,能有效拓宽种质资源遗传范围。由于长期在野外生存进化,野生种具备抗病、抗虫、抗逆等优异基因资源。通过远缘杂交将其导入蔬菜栽培种的基因组,能有效提高蔬菜对病虫害的抗性。但生殖隔离严重阻碍这一技术应用。
![]()
传统远缘杂交育种主要通过广泛测交选择杂交亲本,费工、费力且杂交效率极低,甚至为零。“想要充分利用远缘物种的优质基因资源,首先要对其调控机制进行系统解析。”段巧红介绍,团队研究发现,雌蕊柱头上高水平活性氧是生殖隔离的关键因素。远缘花粉刺激柱头升高活性氧,或者阻止活性氧的下降,抑制远缘花粉的生长,从而阻止了物种间的基因流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对此评价,该研究系统解析了十字花科植物远缘杂交生殖隔离的形成机理,兼具理论创新性与育种应用价值,是植物生殖生物学与杂交育种领域的标志性成果。
“令人振奋的是,通过我们研发的清除柱头活性氧以打破十字花科蔬菜远缘杂交障碍的育种技术,成功获得了大白菜的种间、属间远缘杂交胚。”团队成员、博士生杨琳介绍,目前该项技术正应用于十字花科蔬菜育种。
“果盘子”——火到外太空,“鲜”气十足的山东滋味!
提到山东的水果,烟台苹果最负盛名,2021年,烟台籍航天员王亚平将家乡的烟台苹果带入太空,让烟台苹果添了一个新头衔——太空苹果。其实,在山东,还有很多的产品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强者”。2022年,山东省政府发布第一批“好品山东”品牌名单。其中,43个农产品品牌入选。跨界“水果”的潍县萝卜、高白脆甜的章丘大葱一一在列。今天,就让小编带你一起探寻水果中的“山东好品”,品味“鲜”气十足的山东滋味!
烟台苹果
![]()
烟台地处山东半岛东部北纬36.2°,三面环海,丘陵地貌,土壤富含矿物质,昼夜温差适中,优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烟台苹果独特的品质。烟台苹果品种丰富,金帅、国光和红富士等久负盛名。以果形端正、色泽艳丽、果肉甜脆、香气浓郁享誉国内外。
章丘大葱
![]()
可以当水果吃的章丘大葱,葱中之王。最高的大葱长度可达2.532米,微辣清甜,细嫩多汁,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黄岛蓝梅
![]()
清爽宜人、甜酸适口
被评为“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
博山猕猴桃
![]()
酸甜爽口、细腻多汁
清香怡人、风味独特
富含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
和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
因其果肉翠绿,晶莹剔透
如同翡翠,故名“碧玉”
峄城石榴
![]()
其个大皮薄,色泽鲜艳光洁
籽粒晶莹饱满
收获时节
火红的果实挂满枝头
芬芳四溢
莱阳梨
![]()
莱阳梨表皮呈黄绿色
粗糙有褐色锈斑
咬一口下去
汁水丰富、甘甜如饴
口感清脆香甜
还具清肺、化痰、止咳的功效
《本草纲目》记载:
“莱阳梨有治风热、润肺、
凉心、消痰降火、解毒之功效也。”
蒙阴蜜桃
![]()
蒙阴县九成以上为山地丘陵
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土壤中性偏微酸,磷钾含量高
产出的蜜桃色泽艳丽,果肉细腻
汁甜如蜜,个大味香
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蒙阴县有“中国蜜桃之都”
“中国桃乡”的荣誉称号
沾化冬枣
![]()
沾化冬枣果形呈扁圆形或圆形
色泽光亮赭红,核小,皮薄肉脆
此时的沾化冬枣
正是口感最佳的时候
细嫩多汁
甘甜清香,甜酸适口
让你享受冬枣带来的
专属于秋冬的甜蜜
潍县萝卜
潍县萝卜皮色深绿,肉质翠绿
香辣脆甜,多汁味美
除了当水果吃外
还能腌、蒸、拌、炒、炸、炖
入药能行气、化痰、消食
肥城桃
外形饱满、果肉细嫩
果香浓郁、汁多香甜
以个大质优、营养丰富而驰名中外
荣获“国家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
鱼篓子——新时代“藏粮于海”的生动实践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山东陆地海岸线约占我国的六分之一,海洋资源丰度指数居我国首位。
依海而生,向海而兴。海洋渔业大省山东,近年来以创新之智、转型之心、科技之手,建设海洋牧场,囤实蓝色粮仓,提升海洋科技驱动力,用来自海洋的优质蛋白不断满足国人的“饭碗”。
“国信1号”:打造深远海养殖的“中国名片”
2020年12月,“国信1号”在青岛北海造船厂启动建造。 2022年5月20日,成功交付运营。“国信1号”船长达249.9米、载重量达10万吨。在甲板下的船舱里,分布着15个巨大的养殖舱,单个养殖舱的水体量比2个标准游泳池还多,养殖的鱼类在船舱里成长。
![]()
2022年年9月1日,产自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的首批大黄鱼起鱼上市。首批起捕的大黄鱼约65吨,条形美观、金腹玉鳍,可以媲美野生大黄鱼品质。
“国信1号”养殖工船在我国乃至世界渔业工业化养殖领域填补了行业空白,向世界提供了深远海养殖的“中国方案”。
大国重器“深蓝1号”:奏响海上牧歌
![]()
“深蓝1号”是中国首座自主研制的大型全潜式深海智能渔业养殖装备,由中国海洋大学与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联合设计。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全潜式智能网箱,它相当于40个标准游泳池大小,质量超过1500吨,可以同时养殖30万尾三文鱼。
![]()
最多36个小时,来自‘深蓝一号’的三文鱼就能走进全国百姓的餐桌。“深蓝1号”标志着我国将彻底打破三文鱼依赖进口的瓶颈,就此开启中国深远海渔业养殖的新征程。
黄河口大闸蟹:“鲜香”的最好代言
除了深海鱼类,位于黄河入海口的黄河口大闸蟹,肉质鲜美,膏满黄肥,也已经火成了山东的名片级食材。
“蟹是美味,人人喜爱,无间南北,不分雅俗。”在黄河入海的东营,这里的每一只蟹都不是平庸之辈。
乳山牡蛎:乳山“蚝”门之路,就是这么“壕”!
生蚝,又名牡蛎、海蛎子,是我国第一大海水养殖贝类,在我国沿海地区养殖规模巨大。山东乳山,作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牡蛎之乡”,更是成功孕育出了“蚝”门中的“白富美”——乳山牡蛎。
扛牢农业大省责任,抓好“菜篮子”“果盘子”“鱼篓子”,山东正在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乡村振兴齐鲁新篇章。
综合自闪电新闻、科技日报、中华粮网、文旅山东、大众日报等
闪电新闻记者 韩莹 杜小康 报道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