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安徽工商部门查获了一种叫做“牛肉膏”的添加剂,它可以将猪肉“变成”牛肉,效果可以说是以假乱真。随后,在全国范围内的多个地方也发现了有人私下使用这种添加剂,出现把猪肉制成“牛肉”的现象。那么“牛肉膏”到底是什么?它真的能把猪肉“变”牛肉吗?如此添加,对人体有无安全隐患?我们应如何选购?
市售的牛肉膏也叫“牛肉浸膏”或“牛肉精膏”,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用牛肉或牛骨熬制,从中提取肉汁或骨类提取物,再加入牛肉香精和食用盐配制而成的;另一种是用多种氨基酸、稳定剂和牛肉香精等配制的复合牛肉香精。
QB/T2640—2004《咸味食品香精》对咸味食品香精的定义是“由热反应香料、食品香料化合物、香辛料(或其提取物)等香味成分中的一种或多种与食用载体和/或其他食品添加剂构成的混合物,用于咸味食品的加香”。因此,“牛肉膏”属于咸味食品香精。这种复合食用香精,已被广泛应用于汤料、肉制品、风味饼干、膨化食品、方便面调料等。凡生产企业证照齐全、产品合格,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适用范围和标准添加使用的“牛肉膏”是无害的。
劣质牛肉、猪肉变牛肉存在的安全隐患腐败的肉或病畜的肉感染了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黄曲霉毒素等,某些毒素很难通过加热消除,有可能导致食用者因食物中毒而死亡,因此应提高警惕。
病死猪的肉会产生细菌毒素,它的外毒素毒性很强,可以引起特殊的病变和症状,比如呕吐、肺水肿等。黄曲霉毒素是霉菌毒素中的一种强毒素,并且有很强的致癌性,极耐高温,一般烹饪加工不能破坏。
普通生牛肉颜色鲜红,而假牛肉颜色深红;普通生牛肉气味带有淡淡的膻味,而用牛肉膏制成的假生牛肉有一股熟牛肉味。如果是劣质、腐败的肉制品,虽然味道会被香料掩盖,但仔细闻起来仍有血腥味、臭味等。
(1)去正规超市购买品牌产品:尽量选择有品牌、有信誉的企业、老字号的产品。
(2)查看标签:外包装按国家标准规定应该标明厂备、厂址、生产日期、货架期、执行标准、商标、净含量、配料表、产品类型等项目。
(3)懂得分辨正常肉制品的外观;选择生产日期近。真窄包装、表面干爽、颜色正常的产品,过于鲜艳的颜色可能是现硝酸盐或色素引起的。
(4)控制一次性购买的数量:熟肉制品不宜购买过多,要注意产品外包装是否明确。正如“羊肉膏”作为复合增香剂被卖给烧烤店一样,“牛肉膏”也成了各大面馆、路边摊以及熟食店的“座上客”。
加入复合香料和香精是延长香味保存时间或使产品增香的一种有效方法。生产者可以以此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但前提是要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并以标签等形式真实地告知消费者,让消费者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安全、物有所值的产品,不能“挂牛头卖猪肉”、以假充真。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用任何食品技术将一种原料包装成另一种,出售时不加说明,这都是欺诈行为,这样的行为需要被查处。您对牛肉膏有何见解!请在评论区留言!健康生活分享与您相伴!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