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穿猪中艾滋蓝耳病的真相老兽医这么说

— 干货分享↑↑ 点点关注不迷路 —

-

猪蓝耳病曾被叫做“猪瘟疫”、“神秘猪病”等,它的传染性极高,患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容易感染。蓝耳病对猪场的危害极大,会给猪场带来非常大的损失,常被人们称为养猪界的“艾滋病”!

蓝耳病最新流行特点:整体发病率降低,但病毒感染非常普遍,导致免疫抑制。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呈散发、点法性。疫苗的滥用导致毒株变异加快。

-

患病症状

不同类型的蓝耳病,其表现症状有所不同。

经典猪型在母猪病初表现为精神萎顿、发热、食欲减退或废绝,几天后陆续出现流产、产死胎、产木乃伊胎以及产弱仔症状。少数母猪在耳朵、臀部以及四肢末端皮肤出现红色或紫色出血斑。

公猪出现咳嗽、呼吸困难、食欲不振、性功能降低等症状,个别公母猪还会出现呕吐、四肢麻痹、食欲不振的症状。传播速度快,发病率可达50%~100%,死亡率相对较低。

中大猪及仔猪主要表现为喘气、咳嗽、呼吸困难、腹式呼吸、眼球突出,出现类似猪流感症状。有时在耳朵与腹部皮肤的毛孔可见蓝色出血点,有的还出现紫色或者红色出血斑,有时全身皮肤出现紫红色出血斑。

高致病型蓝耳病发病率50%~100%,死亡率20%~50%,严重的死亡率可高达90%。

病猪主要表现为高热、全身皮肤发红、食欲减少或废绝、粪干呈球状、喜卧,病猪呼吸以腹式呼吸为主,有些病猪出现喘气或咳嗽症状,有些病猪还出现呕吐或脑神经症状。

病理变化主要表现间质性肺炎,可见肺间质水肿增宽,有时皮下毛孔有蓝色出血点,有时因结膜炎导致眼球突出。淋巴结肿大,切面可见坏死灶,有时也可见到肾脏有明显的出血点,流产胎儿体表有明显的出血斑点。中后期可继发猪瘟、副猪、附红体细胞病等疾病,病理变化会随着改变。

治疗方案

猪场发生本病后,要立即做好隔离消毒工作,对发病严重的病猪和死猪进行淘汰和无害化处理,对症状较轻的病猪可采取隔离和对症治疗。

在临床上,可采用清瘟败毒散+黄芪多糖+泰万菌素(替米考星)+西多环素+牛磺酸等药物进行治疗。个别发热不吃的病猪要肌内注射退热、消炎的注射液进行对症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发生猪蓝耳病时,不能盲目的进行猪蓝耳病活疫苗或猪瘟活疫苗的紧急免疫,否则会大大提高发病率和死亡率。

预防

目前蓝耳病感染率高,净化难度大,野毒带毒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通过封群驯化让猪群适应,保持稳定,是现在比较有效的方案。

另外在仔猪转群、气温突变等应激时,可在饲料或饮水种适当添加20%替米考星,中药使用蓝圆解毒包(或扶正解毒散或黄芪多糖等)增强抵抗力。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